新闻动态
联系我们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

邮箱:

0898-08980898

手机:13988888888

公司新闻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新闻动态 > 公司新闻
第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一篇 机械零件--总论
发布时间:2022-10-22 20:12:40 分类:公司新闻 点击量:

  学时数: 64(讲课: 实验: 学时数: 64(讲课:58 实验:6) 教材:邱宣怀主编《机械设计》 第四版), 教材:邱宣怀主编《机械设计》(第四版), 1997年 月第4 1997年7月第4版,高等教育出版社。 高等教育出版社。 讲课内容: 18章 讲课内容:第1~18章 实验内容: 实验内容: 带传动/齿轮传动/ 带传动/齿轮传动/滑动轴承等 成绩:考试(70%): ):试题库 成绩:考试(70%):试题库 平时(30%):作业、考勤、实验。 ):作业 平时(30%):作业、考勤、实验。

  《机械设计》各章节主要是从工作原理、承 机械设计》各章节主要是从工作原理、 载能力、 载能力、构造和维护等方面论述通用机械零件 的设计问题。 的设计问题。其中包括如何合理确定零件的形 状和尺寸,如何适当选择零件的材料, 状和尺寸,如何适当选择零件的材料,以及如 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等。本篇扼要阐明 何使零件具有良好的工艺性等。本篇扼要阐明 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共同性问题。包括: 共同性问题 机械零件设计计算的共同性问题。包括:

  零件的失效形式、设计准则、设计方法和步骤 零件的失效形式、设计准则、 零件的各种强度计算/ 零件的各种强度计算/零件的常用材料和工艺性 摩擦、摩损和润滑/ 摩擦、摩损和润滑/公差与配合等

  机械零件的疲劳强度 机械摩擦/磨损/ 机械摩擦/磨损/润滑 机械常用材料和制造工艺性

  1.1 课程性质和任务 一、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机器(机械) 机器(机械): 机械系统、 液压气动系统、 控制监测系统、 机械系统 、 液压气动系统 、 控制监测系统 、 电气系统 机械零件:标准零件/非标准件专用零件 专用零件/ 机械零件:标准零件/非标准件专用零件/标准 件/易损件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: 本课程的研究对象 : 一般参数的通用零件的 设计理论与方法 本课程的设计性、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。 本课程的设计性、综合性和实践性都较强。

  1 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 2 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、方法和一般规律 掌握通用机械零部件的设计原理、 3 掌握一定的设计技能(查阅资料,运用标准、规范) 掌握一定的设计技能(查阅资料,运用标准、规范) 4 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,获得基本的实验技能 掌握典型机械零件的实验方法, 5 了解机械设计的最新动态。 了解机械设计的最新动态。

  1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,将机械零件的设计放到整个机 注意理论联系实际, 械系统中加以考虑。 械系统中加以考虑。 2 注意掌握零部件的共性 3 掌握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一般思路

  1.2 设计机器的基本原则和设计程序 一、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 1、对机械设计的要求 a) 对机器使用功能方面的要求 b) 对机器经济性的要求 2、对机械零件设计的基本要求 a) 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 、 可靠地工作 , 在预定工作期限内正常、可靠地工作, 保证机器的各种功能 b) 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、制造成本 要尽量降低零件的生产、

  二、设计方法 内插式(如类比设计、相似设计) 内插式(如类比设计、相似设计) 外推式(技改型) 外推式(技改型) 开发式(创新设计) 开发式(创新设计) 三、设计程序 调/研 试制 投产 四、技术经济评价 技术/经济(分数法/模糊评价/技术经济法等) 技术/经济(分数法/模糊评价/技术经济法等)

  市场调 研 可行性 研究 设 计 任 务 书 原理 方案 设计 定 出 最 佳 方 案 小批生 产试销 考核 工艺 性收 集用 户意 见

  机械零件的设计,同样要求工作可靠,成本低廉。 机械零件的设计,同样要求工作可靠,成本低廉。

  二、机械零件设计类型和步骤 标准化、系列化、 三、标准化、系列化、通用化

  标准化是指以制订标准和贯彻标准为主要内容的 全部活动过程。其原则是统一、简化、协调、优化。 全部活动过程。其原则是统一、简化、协调、优化。 标准化有利于实行专业化大生产,提高产品质量, 标准化有利于实行专业化大生产,提高产品质量, 降低成本;减少设计工作量; 降低成本;减少设计工作量;减少库存量和便于维护 国家标准、 维修。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、 维修。我国的标准分为国家标准、行业标准、地方标 企业标准四级 四级。 准和企业标准四级。

  拟定零件的计算简图 确定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 选择合适的材料 选用相应判定条件 确定零件形状和主要尺寸 绘制工作图, 绘制工作图,标注技术条件 验算零件结构和尺寸 验算,修改零件 验算, 参照实物(图纸) 参照实物(图纸) 和经验数据 拟定零件的结构和尺寸 选用相应判定条件

  结构设计:工艺 造型 特色/风俗 造型/特色 结构设计:工艺/造型 特色 风俗 设计的检查:在线 动态 动态/事前的 设计的检查:在线/动态 事前的 设计人员素质:责任心 法律道德观念 法律道德观念/创新进取 设计人员素质:责任心/法律道德观念 创新进取 机械设计的新发展 1、设计理论的不断完善与发展 、 2、设计手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 、 3、机械设计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 , 与其它学科 、 机械设计的综合程度越来越高, 交叉越来越广泛和深入——机电一体化 交叉越来越广泛和深入 机电一体化 4、机械设计的实验研究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和 、 提高, 提高,实验与理论相互促进

  并行设计 有限元法 可靠性设计 系统设计 优化设计 安全设计 功能设计 快速原型 动态分析与设计 模块化设计 防断裂设计 计算机辅助设计 价值工程 (CAD/CAE/CAM/CAPP) 疲劳设计 质量功能配置 系统建模与仿真 减摩耐磨设计 绿色设计 虚拟设计 健壮设计 模糊设计 智能CAD和概念设计 耐环境设计 维修性设计和维修保障设计 创新设计 工程数据库 面向对象设计 异地设计 测试性设计 工业造型设计 快速响应设计 人机工程设计

  失效: 失效: 机械零件由于某种原因不能正常工作的状 态。 零件的失效形式 失效形式有 断裂或塑性变形; 零件的失效形式有:断裂或塑性变形;过大的 弹性变形;工作表面的过度磨损或损伤; 共振; 弹性变形;工作表面的过度磨损或损伤; 共振; 联接松弛; 摩擦传动的打滑等。 联接松弛; 摩擦传动的打滑等。失效形式可归纳 为:强度、刚度、耐磨性、稳定性和温度的影 强度、刚度、耐磨性、稳定性和温度的影 响等问题。 响等问题。

  工作能力: 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, 工作能力: 在不发生失效的条件下, 零件所能 安全工作的限度。 安全工作的限度。 承载能力: 承载能力: 机械零件在不发生失效时能承受的 最大载荷。 最大载荷。 工作能力计算准则: 工作能力计算准则:防止失效而制定的判定条 件。

  强度条件:应力≤许用应力 强度条件:应力≤ 刚度条件:变形量≤许用变形量 刚度条件:变形量≤

  名义载荷/(名义应力 名义载荷/(名义应力):在理想的平稳工作条件下 名义应力) 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/(当载荷为名义载荷时计算 作用在零件上的载荷/(当载荷为名义载荷时计算 出的应力) 出的应力)。 计算载荷/(计算应力 实际载荷/(按计算载荷求 计算载荷/(计算应力):实际载荷/(按计算载荷求 计算应力) 得的应力) 得的应力)。 载荷系数/(应力系数 载荷系数/(应力系数) :实际计算载荷/(应力)与名 应力系数) 实际计算载荷/(应力 应力) 义载荷/(应力 的比值。它考虑的是机械工作时, 应力) 义载荷/(应力)的比值。它考虑的是机械工作时, 零件受到的各种附加载荷/(应力 应力) 零件受到的各种附加载荷/(应力) 。 计算载荷=名义载荷× 计算载荷=名义载荷×载荷系数 计算应力=名义应力× 计算应力=名义应力×应力系数

  对称循环变应力 r= -1 变应力 脉动循环变应力 r= 0 非对称循环变应力  r≤ 1 ≤ 静载荷 变载荷

  静应力: 静应力: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 应力 变应力:随时间变化的应力。 变应力:随时间变化的应力。当应力是周期性 变化时,称为循环变应力 循环变应力。 变化时,称为循环变应力。

  例: 一对齿轮作单向传动时, 一对齿轮作单向传动时,轮齿的弯曲应力 脉功循环变应力。 是脉功循环变应力。

  2.2 机械零件的强度 强度判定条件 σ ≤ [σ] = σlim/S [σ S: 安全系数 τ ≤ [τ] = τlim/S 注: [σ]和[τ]为许用正应力和许用剪应力,取决于 [τ]为许用正应力和许用剪应力 为许用正应力和许用剪应力, 应力的种类、 应力的种类、零件材料的极限应力和安全系数 等。 σlim和τlim为极限正应力和极限剪应力。在简 为极限正应力和极限剪应力。 单应力状态下用实验测得; 单应力状态下用实验测得;复杂应力下的情况 在后面讨论。 在后面讨论。

  1、单向应力时的塑性材料零件 σ ≤ [σ s ] 、 弯扭复合应力(第四 第四/三 2、复合应力时的塑性材料零件 弯扭复合应力 第四 三) 、 3、允许少量塑性变形的零件 、 4、脆性材料和低塑性材料的零件 σ ≤ [σ B ] 、

  变应力强度(失效形式:疲劳断裂/极限应力: 三、变应力强度 失效形式:疲劳断裂/极限应力:疲劳极限) σ rN σ ≤ [σ −1 ]

  S1:考虑载荷及应力计算的准确性 考虑载荷及应力计算的准确性 S2 :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均匀性 考虑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均匀性 S3 :考虑零件的重要性 考虑零件的重要性 P15表 列举了一些最小许用安全系数。 P15表2-2列举了一些最小许用安全系数。

  一、表面接触 强度 接触应力: 接触应力: 两点、 两点、线接触 的零件受载后 在接触处产生 的局部应力。 的局部应力。 P18例2-1 例 例2-2

  1、增加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,降低接触应力 、增加接触表面的综合曲率半径, 2、将外接触改为内接触 、 3、将点接触改为线、提高零件表面硬度 、 5、提高接触表面的加工质量 、 6、采用粘度较高的润滑油 、

  挤压应力: 挤压应力 : 通过局部配合面间的接触来传递载 F 荷的零件,在接触面上的压应力。 荷的零件,在接触面上的压应力。 σ p = ≤ [σ p ]

  选用摩擦副材料; 选用摩擦副材料; 提高表面硬度; 提高表面硬度; 降低表面粗糙度; 降低表面粗糙度; 采用有效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; 采用有效的润滑剂和润滑方法; 表面镀层、氧化处理; 表面镀层、氧化处理; 改善工作条件;防尘、降温; 改善工作条件;防尘、降温;

  2.6~8 振动、温度和可靠性 振动、 f p 1.15 f 一、振动和噪声准则 f p 0.85 f , 二、热平衡准则 ∆ t ≤ [∆ t ] 可靠性准则:系统、 三、可靠性准则:系统、机器或零件在规定的条件下 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。 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。 Rt:可靠度——表示零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 可靠度——表示零件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 N−Nf Nf 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Nt

  N个相同零件在同样条件下同时工作,在规定的时间 个相同零件在同样条件下同时工作, 内有N 个失效,剩下N 个仍继续工作, 内有Nf 个失效,剩下Nt个仍继续工作,则 不可靠度(失效概率) 不可靠度(失效概率): F = N f = 1 − R , R F =1

  n个零件组成的串联系统,单个零件的可靠度:R1、 个零件组成的串联系统 单个零件的可靠度: 串联系统, R2 、 …Rn,则系统的可靠度为Rf=R1R2…Rn 则系统的可靠度为R

  变应力下, 零件的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 变应力下, 零件的失效形式是疲劳断裂。作周期性变化 疲劳断裂。 疲劳点蚀。 的接触应力使零件产生疲劳点蚀 它是齿轮、 的接触应力使零件产生疲劳点蚀。它是齿轮、滚动轴承等 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。 零件的主要失效形式。

  安全-寿命设计准 安全-寿命设计准则: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,不允许零 在规定的工作期间内, 件出现疲劳裂纹。一般按σ 件出现疲劳裂纹。一般按σ-N曲线进行有限寿命和无限寿命 疲劳计算, 曲线进行低周循环疲劳计算。 疲劳计算,或按εp-N曲线进行低周循环疲劳计算。 破损-安全设计准则 允许零件存在裂纹并缓慢扩展, 准则: 破损-安全设计准则:允许零件存在裂纹并缓慢扩展,IM电竞 IM电竞app 但须保证在规定的工作周期内,仍能安全可靠地工作。通 但须保证在规定的工作周期内,仍能安全可靠地工作。 dN- 按曲线进行疲劳裂纹寿命计算。 常dα/dN-∆K按曲线进行疲劳裂纹寿命计算。

  疲劳断裂是损伤的积累, 疲劳断裂是损伤的积累 , 是裂纹扩展到一定程度 后的突然断裂, 后的突然断裂,通常由表面光滑的疲劳发展区和粗糙 的脆性断裂区组成。它与应力循环次数( 的脆性断裂区组成。它与应力循环次数(即使用期限或 寿命)密切相关。 寿命)密切相关。疲劳源 裂纹扩展 断裂

  第一阶段 零件表面应力较大处的材料发生剪切 滑移,产生初始裂纹,形成疲劳源; 滑移,产生初始裂纹,形成疲劳源; 第二阶段 裂纹尖端在切应力下发生反复塑性变 使裂纹扩展直至发生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。 形,使裂纹扩展直至发生疲劳断裂。

  只有第二阶段, 只有第二阶段,裂纹尖端在切应力下发生反复 塑性变形,使裂纹扩展直至发生疲劳断裂 疲劳断裂。 塑性变形,使裂纹扩展直至发生疲劳断裂。

  一、疲劳曲线 疲劳曲线( 曲线) 应力循环次数N 横坐标) 疲劳曲线(σ-N或τ-N曲线): 应力循环次数N (横坐标) 与疲劳极限( (纵坐标 之间的关系曲线(浴盆曲线) 纵坐标) 与疲劳极限(σ或τ) (纵坐标)之间的关系曲线(浴盆曲线)。

  循环基数N 疲劳曲线趋于水平时的循环次数。 循环基数N0 : 疲劳曲线趋于水平时的循环次数。通 常认为此基数为: 无限次”循环时试件不会断裂。 常认为此基数为:在“无限次”循环时试件不会断裂。 疲劳极限( 在循环特性r下的变应力,IM电竞 IM电竞app 疲劳极限(σrN 或τrN ):在循环特性r下的变应力,经 次循环后,材料不发生破坏的应力最大值。 过N次循环后,材料不发生破坏的应力最大值。N0点 表示。 表示材料在对称循环 的极限应力用σ 的极限应力用σr 或τr表示。如σ-1表示材料在对称循环 变应力下的弯曲疲劳极限。 下的弯曲疲劳极限 变应力下的弯曲疲劳极限。

  二、区域划分(以双对数坐标的疲劳曲线为例) 区域划分( 双对数坐标的疲劳曲线为例

  有限寿命区(NN 有限寿命区(NN0) 低周循环疲劳: 低周循环疲劳 N 103 (104),疲劳 极限较高, 极限较高,接近屈服 极限,疲劳极限基本 极限, 与循环次数无关。 与循环次数无关。 高周循环疲劳: 高周循环疲劳: 103(104)[NN0时, 疲劳极限随循环次数 增加而降低。 的增加而降低。 无限寿命区( 无限寿命区(N]N0) 疲劳曲线为水平 线。有色金属和高强 度合金钢无此区域。 度合金钢无此区域。

  当N 103(104)次(低周循环疲劳状态)时,一般可按静 应力强度计算,只在重要场合按低周循环疲劳设计; 应力强度计算,只在重要场合按低周循环疲劳设计; 有限寿命区10 有限寿命区103(104)[NN0(高周循环疲劳状态)时, 疲劳 曲线可表示为: 曲线可表示为: (C、C’: 试验常数。m: 随材料和应力 试验常数。 材料和应力 σrNmN=σrmN0=C 状态而定的幂指数,弯曲应力时m=9, 状态而定的幂指数,弯曲应力时m=9, 接触应力时m=6(钢 8(青铜 青铜)) τrNmN=τrmN0=C’ 接触应力时m=6(钢)或8(青铜)) 故对应于循环次数N的疲劳极限为: 故对应于循环次数N的疲劳极限为: m m σrN=σr√N0 /N =kNσr 寿命系数k 寿命系数kN = √N0 /N m τrN=τ r√N0 /N =kNτ r 循环基数N 材料性质不同, 不同。钢的硬度( 循环基数N0 : 材料性质不同, N0不同。钢的硬度(强

  度)愈高, N0愈大。通常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是在106(百万 愈高, 愈大。通常金属材料的疲劳极限是在10 转或10 循环次数下试验得来的。 转或107)循环次数下试验得来的。

  P39例 P39例3.1 已知45钢的σ-1=300MPa , N0=107, m=9, 已知45钢的 钢的σ 300MPa =9, 用双对数坐标绘出该材料的疲劳曲线图。 用双对数坐标绘出该材料的疲劳曲线图。 在双对数坐标上取一点B 解: 在双对数坐标上取一点B,其坐标为 lgN0=lg107 lg10 lgσ-1=lg300 lgσ lg300 作斜率等于-1/9的直线 即为所求的疲劳曲线的直线,即为所求的疲劳曲线

  材料在相同循环次数和不同循环特性下有不同的疲 劳极限,其变化用疲劳极限应力图(σ σ 坐标)表示 表示。 劳极限,其变化用疲劳极限应力图 σm-σa坐标 表示。

  (近似呈抛物线分布 近似呈抛物线分布) 近似呈抛物线 影响机械零件疲劳强度的主要因数

  变应力下,许用应力取材料的疲劳极限作为极限应力, 变应力下,许用应力取材料的疲劳极限作为极限应力, 同时还应考虑零件的截面突变(应力集中系数k 同时还应考虑零件的截面突变(应力集中系数kσ)、绝对尺 尺寸系数ε 和表面状态(表面状态系数β 环境介质、 寸(尺寸系数εσ)和表面状态(表面状态系数β) 、环境介质、 加载顺序和频率等影响。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: 加载顺序和频率等影响。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是:

  一、应力集中的影响 kσ 二、尺寸的影响εσ 尺寸的影响ε 综合影响系数k /(ε 三、表面状态的影响 βσ 四、综合影响系数kσ/(εσβσ) 对称循环应力的许用值: ]=ε 对称循环应力的许用值:[σ-1]=εσβσσ-1/(kσS) /(k 应力的许用值 脉动循环应力的许用值 应力的许用值: ]=ε /(k 脉动循环应力的许用值:[σ0]=εσβσσ0/(kσS) 通常设计时, 有限寿命”代替“无限寿命” 通常设计时, 用“有限寿命”代替“无限寿命”下 零件的许用应力,以便使用较大的许用应力[ 零件的许用应力,以便使用较大的许用应力[σ-1N] ,从 m 而减小零件的体积和重量。 /(k 而减小零件的体积和重量。 [σ-1N] = εσ βσ-1√N0 /N /(kσS)

  减缓尺寸突变、增大过渡圆角、 减缓尺寸突变、增大过渡圆角、增加卸载结构等可 从而降低应力集中,提高零件疲劳强度。 降低ασ或ατ ,从而降低应力集中,提高零件疲劳强度。 强度极限愈高,钢敏感系数q 愈大,应力集中愈大。 强度极限愈高,钢敏感系数q 愈大,应力集中愈大。 铸铁零件外形引起的应力集中运低于内部组织的应 力集中,故取q=1; =1。 力集中,故取q=1; kσ= kτ =1。 尺寸的影响(尺寸系数ε 二、尺寸的影响(尺寸系数εσ或ετ) 尺寸愈大,对零件疲劳强度的不良影响愈显著。 尺寸愈大,对零件疲劳强度的不良影响愈显著。

  βτ =0.6 βσ 0.4 铸铁加工后表面状态系数可取 βσ=βτ =1。 =1。 钢的强度极限愈高,表面愈粗糙, 钢的强度极限愈高,表面愈粗糙,表面状态系数愈 低。故高强度合金钢材料要求有较高的表面加工质量 (以便更好地提高其疲劳强度)。 用热处理工艺(如淬火、渗氮、 和冷作工艺(抛光、 用热处理工艺(如淬火、渗氮、渗碳等)和冷作工艺(抛光、 喷丸、 提高表面强度和产生残余压应力(残余拉 喷丸、滚压)提高表面强度和产生残余压应力(残余拉应力 降低疲劳强度 改善表面状态。 或腐蚀将降低 或腐蚀将降低疲劳强度),改善表面状态。

  四、综合影响系数(kσ)D= kσ/(εσβσ) 综合影响系数( /(ε 试验证明: 只对σ 有影响, 试验证明:综合影响系数(kσ)D只对σa有影响,对σm

  无明显影响。在计算时,零件的工作应力幅要乘以 无明显影响。在计算时, (kσ)D ,或材料的权限应力幅要除以(kσ)D 。

  稳定变应力:在每次循环中, 稳定变应力:在每次循环中,平均应力σm应力幅σa 和周期都不随时间t变化的变应力。 和周期都不随时间t变化的变应力。 非稳定变应力: 非稳定变应力: σm、σa和T中至少有一个随时间变 化的变应力。它可分为周期性 随机性非稳定变应力 周期性和 化的变应力。它可分为周期性和随机性非稳定变应力 两类。 两类。

  综合影响系数( 综合影响系数(kσ)D只对极限应力幅有影响,寿命 只对极限应力幅有影响, 系数k 对极限平均应力和权限应力幅均有影响。 系数kN对极限平均应力和权限应力幅均有影响。工作 应力点C( 必须落在OA’B’E’SO区域 区域( 应力点C(σm,σa)必须落在OA’B’E’SO区域(称为安全 区 )内 。

  工作应力增长规律主要有以下三种: 工作应力增长规律主要有以下三种: 1) r=σmin/σmax=const, 如转抽的弯曲应力。属简单加载。 const, 如转抽的弯曲应力。属简单加载。 2) σm=const, 如车辆减振弹簧。为复杂加载。 const, 如车辆减振弹簧。为复杂加载。 3)σmin=const , 如气缸盖的螺栓联接。为复杂加载。 如气缸盖的螺栓联接。为复杂加载。

  安全系数法: 判断零件危险截面处的疲劳强度 安全系数法: 判断零件危险截面处的疲劳强度。 疲劳强度。 校核条件: 本节主要介绍简单加载情况, 校核条件:S≥[S]。本节主要介绍简单加载情况, 即r =常数时在单向应力状态和复合应力状态时的安全 系数计算。其计算简图如下: 系数计算。其计算简图如下:

  当工作应力增长过程符合r const的规律 当工作应力增长过程符合r=const的规律,则 的规律,

  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:图解法和解析法。 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:图解法和解析法。 1、图解法

  当工作应力点在OA’E’O区内, 当工作应力点在OA’E’O区内,则 区内

  可理解σae 和τae是由非对称循环变应力折算成的当量对称循环 变应力。 平均应力折合为应力幅的等效系数。 变应力。

  σ=(2σ-1-σ 0)/σ 0: 平均应力折合为应力幅的等效系数。

  塑性和低塑性材料: 塑性和低塑性材料: 验算疲劳强度和屈服强度安全系数 脆性材料: 脆性材料:只验算疲劳强度安全系数 P49表3.3给出用解析法求 P49表3.3给出用解析法求σm=const 和σmin=const时的 const时的 安全系数计算式。 安全系数计算式。 P49例 P49例3.2

  1、塑性材料: 塑性材料: 按第三或第四强度理论计算疲劳强度和屈服强度安 全系数。 全系数。 在疲劳安全区: 在塑性安全区: 在疲劳安全区: 在塑性安全区:

  2、低塑性和脆性材料: 低塑性和脆性材料: 计算弯扭复合应力疲劳强度安全系数

  在每一次应力作用下,零件寿命就要受到微量的疲 在每一次应力作用下, 劳损伤, 劳损伤,当疲劳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达到疲劳寿命极 限时便发生疲劳断裂。其总寿命损伤率为: 限时便发生疲劳断裂。其总寿命损伤率为:

  式中N 式中N1,N2...Nn为应力σ1,σ2 ... σn对应的积累循环次数; ...N 对应的积累循环次数; N1’,N2’...Nn’为应力σ1,σ2 ... σn 对应的材料发生疲劳破坏的极 ...N 限循环次数。 限循环次数。

  非稳定变应力下零件的疲劳强度计算是先将非稳 定变应力折算成单一的与总寿命损伤率相等的稳定 然后按稳定变应力进行疲劳强度计算。 变应力σv,然后按稳定变应力进行疲劳强度计算。 n 等效循环次数为 等效循环次数为: N = ( σ i ) m N

  三、规律性非稳定变应力时安全系数的计算步骤 取等效应力σv= σi (非稳定变应力中作用时间最长的 和(或)起主要作用的应力) ,并取σav=σai 和σmv=σmi 求等效循环次数N 求等效循环次数Nv 求等效循环次数时的寿命系数k 求等效循环次数时的寿命系数kN 和疲劳极限σrv 按等效应力计算疲劳强度安全系数 按最大非稳定变应力计算塑性材料屈服强度安 全系数

  低周循环疲劳是零件在变应力达到屈服极限和循 环次数低于10 时发生的疲劳损坏。 环次数低于103(104)时发生的疲劳损坏。与高周循环 疲劳一样, 疲劳一样,低周循环疲劳也是由于反复塑性变形造成 曲线及方程如下: 的。其应变疲劳εP-N曲线及方程如下: εPNb=C

  式中: 式中: N: 低周循环次数; 低周循环次数; εP: 循环次数为N时的 循环次数为N 塑性应变量; 塑性应变量; b: 与材料有关的常数 (0.35~0.8) C: 常数,近似等于静 常数, 拉伸断裂时的应变量。 拉伸断裂时的应变量。

  利用摩擦可传递动力 如带传动、 利用摩擦可传递动力(如带传动、摩擦无级变速 可传递动力( 器、摩擦离台器)、制动(如摩控制动器)或吸收能量 摩擦离台器) 制动(如摩控制动器) 起缓冲阻尼作用(如环形弹簧、多板弹簧) 但通常: 起缓冲阻尼作用(如环形弹簧、多板弹簧)。但通常: 机器零件中的摩擦将造成能量损耗、效率降低、 机器零件中的摩擦将造成能量损耗、效率降低、温 度升高、表面磨损。 度升高、表面磨损。过度磨损会使机器丧失应有的 精度,产生振动和噪声,缩短使用寿命。润滑是工 精度,产生振动和噪声,缩短使用寿命。润滑是工 降低摩擦和功耗 程中降低摩擦和功耗、提高机器效率、 程中降低摩擦和功耗、提高机器效率、减轻磨损的 最经济、最有效、最常用的方法。 最经济、最有效、最常用的方法。

  按表面润滑情况,摩擦分为四种状态: 四种状态 按表面润滑情况,摩擦分为四种状态:

  干摩擦:表面无润滑剂, 干摩擦:表面无润滑剂,固体表面直接接触产生的 摩擦。此种摩擦中磨损严重。表面有强烈温升, 摩擦。此种摩擦中磨损严重。表面有强烈温升,甚至 会烧毁零件。 会烧毁零件。 边界摩擦:在摩擦表面间有厚度小于1mm极薄的边 边界摩擦:在摩擦表面间有厚度小于1mm极薄的边 界油膜, 不足以分开两金属表面, 故物体相互运动时, 界油膜, 不足以分开两金属表面, 故物体相互运动时, 两金属表面微观的高峰部分仍互相磨削。 两金属表面微观的高峰部分仍互相磨削。边界油膜可 减轻磨损。摩擦系数f =0.1~0.3。 减轻磨损。摩擦系数f =0.1~0.3。

  液体摩擦(或液体润滑) 液体摩擦(或液体润滑):两摩擦表面间有充足润 滑油可形成几十微米的压力油膜, 滑油可形成几十微米的压力油膜,将金属表面分开 此时只有液体间的摩擦,称为液体摩擦。 ,此时只有液体间的摩擦,称为液体摩擦。液体摩擦 摩擦系数很小( =0.1~0.3),可显著减少摩擦和磨损 可显著减少摩擦和磨损。 摩擦系数很小(f =0.1~0.3),可显著减少摩擦和磨损。 是最理想的状态。 是最理想的状态。 混合摩擦( 非液休摩擦) 混合摩擦(或非液休摩擦):一般机器中摩擦表面 处于干摩擦、 处于干摩擦、边界摩擦和液体摩擦的混合状态下的 一种摩擦状况。 一种摩擦状况。

  摩擦副的摩擦特性曲线: 摩擦副的摩擦特性曲线:表示摩擦系数随轴承 特性数的关系曲线。 特性数的关系曲线。

  ηn/ ηn/p : 无量纲参数。 无量纲参数。 其中: 其中: η :润滑油液体粘度; 润滑油液体粘度; n:转数; 转数; p :压强

  二、磨损 磨损:磨擦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。 磨损:磨擦表面物质不断损失的现象。 耐磨性:零件抗磨损的能力。 耐磨性:零件抗磨损的能力。

  在预定使用期限内,零件的磨损量不超过允许值时, 在预定使用期限内,零件的磨损量不超过允许值时, 认为是正常磨损。出现剧烈磨损时. 认为是正常磨损。出现剧烈磨损时.运动副的间隙增 机械精度丧失,效率下降;振动、 大,机械精度丧失,效率下降;振动、冲击和噪声增 应立即停车检修、换零件。 大;应立即停车检修、换零件。

  机械磨损的主要类型: 机械磨损的主要类型: 磨粒磨损/粘着磨损/疲劳磨损/ 磨粒磨损/粘着磨损/疲劳磨损/腐蚀磨损 耐磨计算: 耐磨计算: 限制强度准则: 限制强度准则: p ≤ [ p]

  当相对速度大时,应校核接触面的发热:pv≤[pv] 当相对速度大时,应校核接触面的发热: ≤[pv]

  三、润滑剂 润滑剂的主要作用: 降低摩擦功耗, 润滑剂的主要作用: 降低摩擦功耗,减少磨 损,同时起到冷却、吸振、防锈、传力、除污 同时起到冷却、吸振、防锈、传力、 和密封等作用。 和密封等作用。 润滑剂的类型有: 润滑剂的类型有: 1) 液体润滑剂:润滑油(最常用); 液体润滑剂:润滑油(最常用) 2) 半固体润滑剂:润滑脂(不易流失); 半固体润滑剂:润滑脂(不易流失) 3) 固体润滑剂等(通常在特殊场合下使用)。 固体润滑剂等(通常在特殊场合下使用)

  1) 性能:粘度(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,表征了 性能:粘度(选择润滑油的主要依据, 液体流动的内摩擦性能) 液体流动的内摩擦性能)

  平行平板AB间 平行平板AB间:vB=0 vA=v 液体内部的摩擦切应力: 液体内部的摩擦切应力:

  温度↑ 温度↑,η↓ 压力↑ 当压力10MPa时 可忽略影响) 压力↑,η ↑(当压力10MPa时,可忽略影响)

  2) 润滑油的选用原则:综合考虑速度、载荷和工作 润滑油的选用原则:综合考虑速度、 情况。高温重载选大粘度油;高速小载荷选小粘度油。 情况。高温重载选大粘度油;高速小载荷选小粘度油。 润滑脂(=润滑油 稠化剂(如钙、 润滑油 铝等)) 润滑脂(=润滑油稠化剂(如钙、钠、铝等)) 特点:密封简单,不易流失,可用于垂直表面。 特点:密封简单,不易流失,可用于垂直表面。润 滑脂摩擦损耗大,机械效率低,受温度等影响不大, 滑脂摩擦损耗大,机械效率低,受温度等影响不大, 不宜用于高速,且润滑脂易变质。 不宜用于高速,且润滑脂易变质。 常用润滑脂:钙基润滑脂(耐水, 使用温度60º 常用润滑脂:钙基润滑脂(耐水, 使用温度60º), 钠基润 滑脂(不耐水, 使用温度115º~145º 锂基润滑脂(性能优良, 滑脂(不耐水, 使用温度115º~145º) 。锂基润滑脂(性能优良, 耐水,使用温度-20º~150º, 可以代替钙基、 耐水,使用温度-20º~150º, 可以代替钙基、钠基润滑脂)。 固体润滑剂 固体润滑剂有:石墨、二硫化钼(MoS 固体润滑剂有:石墨、二硫化钼(MoS2)、聚氟乙烯 树脂等。用于超出润滑油使用范围时。 树脂等。用于超出润滑油使用范围时。如高温介质中 或低速重载条件下。 或低速重载条件下。

  1、黑色金属 铸铁:灰铸铁、球墨铸铁、 铸铁:灰铸铁、球墨铸铁、可锻铸铁 铸钢:铸造性比铸铁差,但比锻钢和轧制钢好。 铸钢:铸造性比铸铁差,但比锻钢和轧制钢好。 强度性比铸铁好, 强度性比铸铁好,但比锻钢和轧制钢差 碳钢与合金钢: 碳钢与合金钢:应用最广泛 2、有色金属 a) 铝合金:重量轻、导热导电性较好、塑性好、抗 铝合金:重量轻、导热导电性较好、塑性好、 氧化性好, 氧化性好,高强度铝合金强度可与碳素钢相近 b) 铜合金:黄铜:Cu与Zn合金 铜合金:黄铜:Cu与Zn合金 青铜:Cu与Sn的合金 青铜:Cu与Sn的合金 无锡青铜:Cu与铝 与铝、 无锡青铜:Cu与铝、硅、锰、镍的合金

  3、非金属材料 塑料: 易加工成形、减摩性好,强度低, 塑料 : 轻 、 易加工成形 、 减摩性好 , 强度低 , 可 作为普通机械零件、 作为普通机械零件、绝缘体 陶瓷:电热性好, 陶瓷:电热性好,硬度高 橡胶:弹性、绝缘性好, 橡胶:弹性、绝缘性好,常用作弹性元件和密封 元件、 元件、减震元件 4、复合材料

  1、使用要求 2、工艺要求: 1) 毛坯选择合理 (2) 结构简单合理 工艺要求: 3) 规定适当的制造精度及表面粗糙度 3、经济性要求

  附:优先数系 优先数系:用来使型号、直径、转速、 优先数系:用来使型号、直径、转速、承载 量和功率等量值得到合理分组, 量和功率等量值得到合理分组,以便组织 生产和降低成本的一组等比数系。 生产和降低成本的一组等比数系。 GB321-80规定的优先数系有四种基本系列 GB321-80规定的优先数系有四种基本系列, 规定的优先数系有四种基本系列, R5、R10、 R20、R40系列 系列。 即R5、R10、 R20、R40系列。在确定量值的 分级时, 分级时,必须最大限度地采用优先数及优先数 系。 优先数:优先数系中的各数。 优先数:优先数系中的各数。 优先数系: 如:R5=101/5=1.6 优先数系:1 1.6 2.5…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IM电竞 电子竞技平台

友情链接: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 电话:0898-08980898 手机:13988888888

Copyright © 2012-2023 IM电竞 - 电子竞技平台 版权所有 ICP备案编号:鲁ICP备20028470号-1